时下,正值春种管护的关键时期,贵州省剑河县柳川镇柳堡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十分热闹,来自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王珂佳博士正在对村民们进行技术指导。
“王博士,这包菌棒为什么长不出菇。”村民欧胜真拿着一包菌棒追问。
“那是因为这个菇孔庄打得不好,找根竹签,多插些孔,再把菌种拍散,勤喷水保湿,菇就能长出来。”村民们围着王珂佳,王珂佳耐心的对村民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
平日里,王珂佳及其团队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温湿度不当、出菇率低及杂菌污染等问题对村民进行现场指导培训。在出菇、采摘等关键时期,他们还会定期下沉到村里来进行指导,及时为村民们答疑解惑。通过“线上线下”交流指导,切实提高食用菌种植质量和产量,增强村民产业发展信心。
“以前没掌握好科学技术,种植效果不太好,王博士他们教得比较系统,比较科学,让我们认识到,只有科学种植和管护,产业发展的收益才高,我们农村最需要这些知识和人才。”今年70多岁的杨永富表示自己种了大半辈子的庄稼,都是凭着经验,埋头苦干,如今跟着博士学技术,心里更有底气了。
产业兴则致富快、产业旺则脱贫实。这堂“科技课”,让村民们收获颇丰,进一步增强了他们依靠科技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信心。食用菌产业作为一项“短平快”的产业发展项目,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一万棒菌棒除去本钱后,一季预计能赚3.9万元左右,我们一年可以种植三到四季,那收入就很可观了。”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派驻柳堡村驻村干部蒲朝新信心满满的给村民算着收入账。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自2017年定点帮扶柳堡村以来,充分发挥科技与教育优势,依托高??蒲屑际跤攀撇⒄闲D谏媾┳ㄒ盗α?,积极搭建食用菌产学研基地,目前已种植香菇1.2万棒。从产业选择到基地建设,再到实验室预栽培,大棚种植管理等各个环节,以该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3位博士老师为代表的科研团队,一直在进行全产业链的跟踪服务。
“这段时间,我们学院先后派了三位博士到村里来对食用菌生产进行指导,因为我们的博士团队更多的是把科研做到田间。”王珂佳说,作为高职院校,要把科研和生产结合起来,俯下身子进入大棚,进入农户中,了解村民的真实需求,把科研论文写在农村大地上。
在贵州省脱贫攻坚“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的关键时期,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发挥学院人才与科技优势,以项目为支撑带动产业扶贫。通过这一平台,不仅带动了当地村民入股参与产业发展,还能就近务工,学习技术,让农产品通过高校搭建的电商平台或校农合作,进行销售,助力农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杨家孟 吴昌连 刘梦 来源:剑河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